第三方支付行业野蛮生长阶段结束 行业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2018 年,随着监管趋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野蛮生长阶段结束,行业正向合规化的方向有序发展。”6月3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据初步统计,2018年共发布十余份监管文件,开出百余张罚单,累计罚金及罚没总额2.064亿元,超过上一年罚额的7倍。无论是在监管文件的发布数量,还是对支付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都表明第三方支付牌照**在行业整顿过程中配置逐步优化,合规化、严监管是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观察网记者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不完全统计,百付宝、北京畅捷通支付、北京数码视讯支付、随行付、易宝支付、北京和融通支付、卡友支付、盛付通、东方电子支付、富友支付、上海电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付支付、拉卡拉支付、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在今年受到人民银行的处罚。 与2018年大额罚金罚单密集出现相比,上述处罚金额大都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金额不算大,但警示意味十足。自央行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统一监管后,吃到罚单的支付机构不少,且监管有逐渐加强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因涉支付业务的违规的千万元以上的阿丹至少6张;100万-500万元罚单8张,其中部分属于较早一批获得支付许可资质的知名持牌机构。
“坚持支付产业发展初心。以满足支付服务需求为己任,围绕民生改善和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前进,并积极筹划服务实体经济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代表人民银行向《报告》的发布表示祝贺,并表示坚定支付产业发展信心。在改革创新中,坚持问题导向。在对外开放中,真诚欢迎国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入场提供支付服务。在凝聚力量中,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基层落实。
《报告》显示,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从交易规模变化来看,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逐渐下滑。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支付领域主要支撑行业之一。受监管收紧等因素影响,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等行业规模明显收缩,导致互联网支付行业整体规模下滑;但头部电商厂商通过销售激励以及补贴活动等手段带动交易规模增长,同时叠加航旅、出行、教育等行业的持续发力,电商主要平台GMV出现明显回暖,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财报均披露了良好的收入和利润增幅,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互联网支付行业交易规模的收缩态势,下滑幅度逐渐收窄。此外,游戏、教育、物流等行业表现超出预期,渠道下沉带来的新增用户规模表现良好,也进一步带动了互联网支付行业交易规模的回升。
在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4季度》中,支付宝以23.55%继续保持互联网支付市场第一名,银联支付保持行业第二的位置,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3.27%;腾讯金融以9.6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前三家机构共占据互联网支付行业交易份额的56.42%。
“由于支付巨头和主要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将更多注意力转向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行业规模继续小幅下降。”易观的报告称。
“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郭树清在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发言稿中表示,十几年前支付宝便是在建设银行的支持合作下,诞生、成长、壮大。如今所有金融科技公司都与大中型银行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其它银行也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与科技公司在资金筹集、账户开立、支付结算、普惠金融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效果十分显著。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支付机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安全保障有待加强,尤其是整体市场环境秩序仍较为混乱,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性不足。
《报告》显示,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服务规范,伴随支付产品与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支付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摩擦会进一步增加。并且市场参与者众多,普遍集中于线上线下的商户支付、手机钱包等业务领域,业务模式与核心科技创新不足。 “支付市场规则和技术标准更趋完善与协调,监管一致性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类市场主体都在同一监管要求、同一规则下、基于统一市场环境开展经营,参与竞争。”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波认为,过度补贴、跟风违规、排挤竞争、市场套利以及损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守法有序的竞争环境基本形成。
《报告》指出,第三方支付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政策的持续性和动态性是否得到保证,目前监管层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给予了高度关注,在持续性和动态性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但实际执行中各方合力不足,各项监管文件实际实施的难度较大,且我国支付机构经营许可证更新期限为5年,时间跨度较大,难以真正实现对支付机构有效、持续和动态的监管。
Tag: 互联网 移动支付 监管机构